•  
  •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史金生教授来苏州校区讲语法演变

发布时间:2013-01-07
来源:苏州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2月27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史金生教授来到苏州校区,为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做了题为“语法演变中的形义互动和语用推理”的讲座。讲座由国际学院副院长陈满华教授主持,国际学院徐江胜老师、陈超老师等出席。

首先,陈满华教授对史金生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史金生教授的突出成就。史金生教授是青年语言学家中的佼佼者,曾获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随即,史金生教授从网络流行语“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被下岗”、“被小康”等谈起,讲座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始。

史金生教授认为语法演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演变路径、演变机制和演变动因。史金生教授用大量的例子向大家展示了语法演变的路径,例如“想”从表达愿望的动词演变成表示“将要”的时间副词,河南话中“这孩子想感冒了”意思是“这孩子要感冒了”。随后,史金生教授又向我们介绍了两种语法演变的机制:重新分析和类推。在介绍类推的演变机制时,史金生教授列举了很多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实例,如“某某体”“某某族”。史金生教授说道,在研究中不仅要把握这些语言现象大致的演变脉络,还要通过细节,解释其具体的过程和机制。

语法演变体现在形式和意义上,典型的语法演变过程首先是在语用-语义上去语义化,即让意义虚化;其次是在形态-句法上去范畴化,即词汇形式或低语法化的形式原有的典型形态句法属性消失;最后是语音-音系受到侵蚀,语音弱化。他随后举了“跑什么”、“要不”等词汇在语法演变中形义互动的实例,以此来说明这种语法演变的过程。

讲座的结尾,史金生教授进一步揭示了语法演变中的语用推理:一是会话原则,引申为Q原则(足量原则)和R原则(不过量原则);二是回溯推理。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史金生教授一一作了解答,他告诫大家,做语言研究要有多种视角,既可以通过新鲜的网络语言,也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观察思考新的语言问题。

最后,史金生教授代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欢迎苏州校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前往实习。整个讲座历时两个小时,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史金生教授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语言研究的课题,做到了细致入微,都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语言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也都有了新的认识。

文/图:钟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