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讲座回顾】从“巴扎”说起:郭熙教授谈海外华语视角对研究汉语语言事实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1-02
来源:

2018年12月28日下午,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郭熙教授,应邀为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师生做了题为“从‘巴扎’说起”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陈前瑞教授担任点评人,郑梦娟副教授主持。


郭老师从“巴扎”一词出发,结合东南亚华语、新疆等地汉语方言中的“巴刹”“斤”“还”“讲话”等词的意义、用法的历史演变、共时变化,讨论在“古方普”基础上增加海外华语这一视角,即采用“古方普华”多种视角进行汉语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据郭老师介绍,“巴扎”系列词语是“市场”“集市”的意思,来源于波斯语。东南亚华语中有“巴刹”,新疆等地汉语方言中有“巴扎”,历史文献中也有“把咱”“把栅儿”等。但是这类词语在今天的核心区华语中却遭遇了“抵抗”,正是这个不平衡现象引起了他的研究兴趣。

郭老师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古方普华”综合研究法,对海内外华语中的“巴扎”系列词语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在海外华语中典型的“巴扎”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在当代的新疆汉语方言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华语中仍被广泛使用,甚至泛化出“巴扎市长”“干巴刹”“湿巴刹”等用法,具有较强的组构能力。通过考察华语和西语的“巴扎”类词语,可以推断的是,这类词最早由波斯商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进而在不同的语言里调适并形成自己的语音或文字形式,甚至衍生出自己的意义。“巴刹”类的“行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给我们观察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郭老师推测,核心区华语没有“巴扎”类词可能是因为核心区在古代商品经济就已经很发达,固有的词语足以表达“市场”的含义,不需要借用外来词。而东南亚早期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低,因此当地人在日常交流中就借入了波斯语的“巴刹”。

此外,郭老师还对比了大陆汉语与海外华语里其他几个例词的语义,包括“斤”所指的重量大小、“还”原有“支付”义的废存、“讲话”类词的适用对象的等级区分,并进一步阐释了语言的不同走向与某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郭老师指出,语言在今天各个地方的使用是不平衡的,进行研究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献,而应该把视角转向更开阔的领域;“失礼求诸野”,应充分利用海外华语与大陆汉语既相关联又具个性的特点,推动“古方普华”(古汉语、方言、普通话、海外华语)新“四角”的形成,从而使汉语研究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讲座接近尾声时,听众就“巴扎”义项的区分、“巴扎”的来源等问题与郭老师进行了讨论。最后,陈前瑞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倡议大家学习郭老师的将宏观与微观结合、从微观个案入手、将学术兴趣延伸到学术研究的精神。 

文:颜郁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