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宁:“历史”,“政治”与“文学”书写
发布时间:2017-12-15
来源:
2017年12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外国文学评论》前主编盛宁教授在人文楼七层会议室做了题为《“历史”,“政治”与“文学”书写》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曾艳兵教授主持,来自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和外国语学院的4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盛宁教授首先指出,当前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趋势是文学批评的“泛政治化”和“泛历史化”,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在此过程中遭到了隐匿。面对此种现象,他认为有必要重新探讨“历史”、“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文学的“边界”问题进行再思索,从而使我们在从事文学批评时,对作品的政治倾向及历史再现有更准确的把握。
盛教授认为,随着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思潮的兴起,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文学文本中探讨历史问题,挖掘政治意义成为时下的流行。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特性被有意识地忽略了。虽然反本质主义者极力消解诸如文学的本质这样的提法,但“文学”终究有其独特的属性,它的想象性、虚构性和隐喻性使其在根本上不同于历史文本和政治文本,文学与历史、政治等领域应该说仍有相当明确的界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走向另一种独断,即文学研究者完全拒斥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视角来观照文学文本。在这里,我们只是提请注意,文学文本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社会问题是经过了特殊的文学化的处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必须始终以文本为根据,而不能想当然地做超出文类局限的过度阐释。盛教授强调,文学家与社会改革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良方。马克思曾告诫文学艺术家“要莎士比亚化”,而不要“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其实也应成为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解读各种文学经典时牢记的一条准则。
盛教授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也不甘人后地将流行于西方的诸多历史、政治和文化的批评方法引进国内,批评界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不少人不自觉地亦步亦趋,而对自己的批评立场缺乏清醒的意识,人家研究什么我们就紧随其后照搬过来,对于中外的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巨大差异茫然无知。反观我们这二三十年文学批评领域出现的各种名目的批评,从研究立场到批评方法,基本上可以说是人家一套学术话语的翻版,其中的一个明显的缺失就是我们自己对这些批评应该持怎样的立场,而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如何才能为自己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与国际学界之间真正形成有效的对话等,似乎都缺乏一种比较清醒的意识。他认为,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旧问题都在大量涌现,一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研究是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但关键在于,文学批评家对于所研究作品必须保持一定的批评距离,必须对自己的批评立场和态度有清醒的意识。而这两者在现阶段的研究中是极度缺乏的。所谓批评的距离就是既要在文学的界限内思考问题,又要适当后退一步从而看到文学的整体。在此前提下根据我国当下文化的实际状况,从文学的视角和我们自己的立场出发开展文学研究,摆脱长久以来对文学的不恰当的期待。
最后,盛教授与在场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涉及解构主义、文学误读以及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盛教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曾艳兵教授对盛教授的渊博学识和严谨治学态度表示钦佩,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李思 摄影: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