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引弛教授讲授“中国中古佛教文学研究的若干省思”
发布时间:2015-11-30
来源:陈引弛
11月27日下午,“中国中古佛教文学研究的若干省思”学术讲座在人文楼二层会议室举行。讲座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弛教授主讲,由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朱万曙教授主持。
借用亚斯贝斯“轴心时代”的概念,陈引弛老师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三个典范时代,分别是先秦、唐宋、五四时期。而在前两个时代之间,佛教开始被引入中国并发挥日渐重要的作用。
那么佛教文学该如何定义?尽管段成式、钱谦益、梁启超等对此均有阐述,然皆有欠周到。从严格意义上说,佛教文学包括佛经文学和与佛教相关的文学,它从不是佛教徒的专利。从时间上看,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东晋以后进入传统精英文人的世界,并出现了许多的典型故事。举例来说,《世说新语》同时涉及了经学、佛学和玄学。从流传方式上看,口传与笔记方式并行。举例来说,陈寅恪先生称北魏《杂宝藏经》中“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就有佛教原型,它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与之相似的还有《大唐西域记、《法显传》、《贤愚经》等作品。从研究方式上看,我们需要还原历史场景。柳宗元生平反对禅宗,却对天台宗、净土宗抱有同情,这与他曾贬居永州,靠近中唐两大佛教中心之一的南岳衡山,多受天台宗影响有关。此外,佛教的内部文字包括翻译经典和中土佛教内容,其文本多元,随历史沿革意义显得多元化:如佛教经典《大唐西域记》中的杜子春,后盖头换面成传奇小说的道教人物,颇具代表性。
老师妙语连珠,讲座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报告人简介:陈引驰,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复旦文史研究院双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及近现代学术史,著有《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精读》、《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佛教文学》、《乱世的心智》、《彼岸与此境》等,编注《杂宝藏经注译》、《佛教文学精编》、《佛经文学粹编》等,译有《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曹寅与康熙》、《文学、政治与理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