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家新:忠于内心,诗写现实

发布时间:2014-06-13
来源:王家新,创造性写作

“这是个很严肃认真的、高质量、有影响的国际诗歌奖,是我获得的第一个国际上的诗歌奖。”2013年10月,诗人王家新获得韩国昌原第四届KC国际诗歌奖,谈及此次获奖,王家新老师说:“这不仅是很高的荣誉,对我的生活和写作也会产生重要的激励”。

他是继北岛和朦胧诗之后的第三代诗人,北京大学吴晓东教授甚至称他为“中国诗坛的启示录”。正如他在KC国际诗歌奖的获奖演说中所说,在三十多年的诗歌创作路上,他努力“让诗歌成为一种良知,一种语言的尺度”。

他也是一位驻校作家,多次赴欧、美、日等国大学访学、朗诵、讲座,参与国际写作项目。他在人大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提出并设立“创造性写作教研室”,使人大成为中国高校中率先开设创造性写作课程的大学。

他还是一位教师,主张“诗教”——以诗歌为核心的文学教育。他“想打破传统的新诗研究框架,从翻译角度切入现代诗歌和中国新诗研究”,力求填补文学史和诗歌史上诗歌翻译的空白。

三十年诗歌创作,“灵魂还是同一个”

王家新出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成长于文革时期,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王家新老师在获奖演说和采访中都曾提及“少年时代所经历的屈辱、压抑和痛苦”使他走向了文学,诗歌成了他“在那是唯一的寄托和安慰”。

1977年,他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这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转变。大学时期的他就立下愿望——“我要成为一个闻一多一样的诗人兼学者”。诗人之路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他始终坚守着本心。到了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全民下海经商的时代。王家新坦言:“这对诗歌冲击很大。诗人们不得不在一个边缘上坚持或放弃,很多诗人都是坚持不住了纷纷下海”。在这个浪潮之中,王家新选择坚持,现在想起这个选择,他笑语:“我只能说是守着自己的生活啊。创作文学,艰苦点也挺好,甚至是必要的,这是你对生活一种很真实的感觉。我也只能如此,守着我所热爱的诗歌和文学。”

从《帕斯捷尔纳克》到《田园诗》到《塔可夫斯基的树》,王家新的诗被认为是“能够代表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歌创作”,他也被称为“90年代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乃至“当代中国诗坛的启示录”。谈及自己诗中的“时代感”和“大担当”,他说他所有的写作都是立足于自身的存在,并有着一种“个人性”的前提:“我首先是从个人的身份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担当。但诗歌,如果忠实于个人,诗人深入自己的生活与命运,那某种程度可能也写出了一个时代。人们谈论担当的时候首先要看前提,我不是一个那种大而无当的诗人”。

 “让诗歌成为文学教育的一个核心”

诗人、驻校作家、诗歌研究者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使“诗歌”和“校园”的紧密联系在王家新身上有更深刻的作用与表现。

他特别提倡创造性写作(诗歌方向)课程的开设和发展,他认为“大学文学教育还是应该以诗歌为核心”。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诗教,而在西方传统价值观中诗歌也是文学教育的最核心的东西,是语言文化的精粹。尤其是对人大这样一所以人文社科为重点的大学,开设‘创造性写作’是非常必要的。

2007年9月到12月,王家新应邀到美国科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担任驻校诗人并在纽约等地讲学、朗诵,这段经历给了他很深的感触。王家新教授欣喜地表示,科盖特大学学生翻译了他的诗并被加拿大某著名诗歌杂志刊载,由此产生了不小影响,以至今年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哈斯特邀他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朗诵。而美国爱荷华大学舞蹈系学生竟以他的诗《橘子》编排舞蹈,纽约时装学院竟请他去朗诵,这些经历令王家新教授感受到诗歌在西方教育界的巨大生命力,他由此坚定了开设“创作性写作课程”的决心。“人大很多专业都有爱好文学的学生,素质也不错。我们能给爱好文学诗歌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使他们受益。”其中,王家新教授尤其重视翻译,因为翻译可以训练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敏感,而且中国新诗自它草创就和翻译密不可分。

“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在他看来这种两难的处境,不单是中国知识分子才有,只是中国知识分子感受的更强烈、更深刻,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命运。

虽然他对中国当下的文化现状存在着不满和遗憾,“中国这些年大众文化掺杂着商业文化的兴起和泛滥,在文学的领域中现在就是市场、发行量和票房成为一个判断文学的标准和尺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掩盖了”但他对诗歌从来不悲观,他坚信“中国还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媒体炒作‘诗歌死了’我觉得很荒谬,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只要人心不死,只要我们伟大的语言不死,诗歌就不会死亡。”

显然,诗歌仍未死亡。去年王家新在中央美院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寒夜中四五百位听众流露出的对诗的热爱与敬重,让他愈加坚定“中国还是有很多热爱诗歌的人,因为物质世界并不能全部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

“我想,我们的民族文化中一直有诗歌的基因,我们要把它发掘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作者:李粲(12本)

编辑:周晓(12本)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