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霭堂
发布时间:2014-06-13
来源:语言学教研室
瞿霭堂
1934年出生,上海巿人,祖籍江苏常熟。
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退休教授。
电话:84216747,13621296409
邮箱:quaitang@ruc.edu.cn
教育背景
1952年至1956年 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56至1988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现名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
(2)1988年至1998年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名hga030皇冠手机登录地址)。1998年退休。
主要研究方向
(1)藏族语言文字
(2)语言理论
(3)汉藏语系语言
(4)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
在职时教授课程
(1)普通语言学
(2)历史语言学
(3)社会语言学
(4)理论语言学
(5)语言学概论
(6)汉语音韵学
(7)语音学
(8)音系学
(9)语义学
(10)现代汉语
(11)专业外语
(12)论文写作
(13)计算机原理和应用
获奖项目
2003年专著《汉藏语言研究理论和方法》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曾经学术兼职
(1)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
(2)《语言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
(3)南开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组成员
(4)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组成员
一、论著
1.专著:
(1)《阿里藏语》(瞿霭堂、谭克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藏语韵母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年。
(3)《藏族的语言和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4)《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瞿霭堂、劲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
(5)《汉藏语言新论》(瞿霭堂、劲松),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6)《藏语卫藏方言研究》,(瞿霭堂、劲松),中国藏学出版社,2017年。
(7)《普通语言学》(马学良、瞿霭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8)《马学良学述》(瞿霭堂,劲松),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9)《21003汉字编码大字典》,(瞿霭堂,劲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五笔字型多功能速查字典》(瞿霭堂,劲松),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
2.论文
(1)《卓尼藏语的声调与声韵母的关系》,《中国语文》1962年第7期。
(2)《藏语概况》(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藏语小组,执笔),《中国语文》1963年第6期。
(3)《藏语的复辅音》,《中国语文》1965年第6期。
(5)《阿里藏语动词体的构成》,《民族语文》1980年第4期。
(6)《藏语的声调及其发展》《语言研究》1981年第1期。
(7)《藏语方言的研究方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8)《藏语的变调》《民族语文》1981年第4期。
(9)《藏语中的异根现象》,《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藏语和嘉戎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1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12)《藏语韵母的演变》,《中国语言学报》1983年第1期。
(13)《嘉戎语动词的人称范畴》,《民族语文》1983年第4期。
(14)《论藏语的语法体系》,《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藏语动词的屈折形态及其演变》,《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16)《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新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
(17)《汉藏语言调值研究的价值和方法》,《民族语文》1985年第6期。
(18)《中国语言地图集·藏语方言图》(瞿霭堂、谭克让),香港朗文公司,1987年。
(19)《藏语的复元音》,《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20)《中国的民族和语言》,《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21)《汉藏语言的形态》,《民族语文》1988年第4期。
(22)《卫藏方言的新土语》(瞿霭堂、共确加措、益西、结昂),《民族语文》1989年第3期。
(23)《藏语古调值构拟》《中国语言学报》1989年第4期。
(24)《嘉戎语方言》,《民族语文》1990年第4、5期。
(25)《夏尔巴话的识别》,《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
(26)《相关语言学构想》,《民族语文》1992年第4期。
(27)《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贡献》(马学良、瞿霭堂),《民族语文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
(28)《汉藏语言的声调》,《民族语文》1993年第6期、1994年第1期。
(29)《汉藏语言的虚词》,《民族语文》1995年第6期。
(30)《汉藏语言的系属研究和问题》,《薪火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31)《汉藏语言的研究和问题》(马学良、瞿霭堂),《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4分,1995年。
(32)《汉藏语言的音系学》,《民族语文》1996年第5期。
(33)《汉字的功能文化观》,双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4)《双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双语教学与研究》第二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汉藏语言的类型和共性》,《民族语文》1998年第4期。
(36)《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民族语文》,1999年第2期。
(37)《汉藏语言的语音研究和问题》(马学良、瞿霭堂),《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1分,1999年。
(38)《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语言研究》2000年第2期。
(39)《双语和双语研究》,《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40)《思维、思想和语言》,《民族语文》2004年第3期。
(41)《声调起源研究的科学论证方法》,《民族语文》2002年第3期。
(42)《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
(43)《思维,思想和语言》,《民族语文》2004年第3期。
(44)《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语言研究》2004年6月。
(45)《嘉戎语上寨话》(瞿霭堂、劲松),《民族语文》2007年第5期。
(46)《叠置式音变献疑》(瞿霭堂、劲松),《语言研究》2008年第2期。
(47)《藏文的语言和文字学基础》,《中国语言学》第3辑,2009年12月。
(48)《尖团音新议》(劲松、瞿霭堂),《语文研究》2009年第2期。
(49)《嘉戎语藏语借词的时空特征》(劲松、瞿霭堂),《民族语文》2009年第2期。
(50)《民族语言文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族翻译》2010年第4期。
(51)《有序异质论辩》,《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
(52)《音势论和藏文创制的原理》,《民族语文》2011年第5期。
(53)《翻译的不对称原理》,《民族翻译》2011年第4期。
(54)《国际音标漫议》,《民族语文》2012年第5期。
(55)《语言调查经验谈》,《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九)》,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
(56)《通向语言殿堂之路》,《中国藏学》2014年第1、2、3期。
(57)《中国藏缅语族中的代词化语言》(瞿霭堂、劲松),《民族语文》2014年第4期。
(58)《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民族翻译》2014年第4期。
(59)《新视角下藏语的链移变化》(瞿霭堂、劲松),《民族语文》2015年第6期。
(60)《藏语语法的范畴化》(瞿霭堂、劲松),《民族语文》2016年第6期。1.译著
(61)《论文化和语言》,《语言文化研究集刊》,第四辑,2016年。
(62)《论语言与认同》(瞿霭堂、劲松),《语言调查实录》第12辑,2017年3月。
(63)《语言与环境:嘉戎语动词的方位指向》,《民族语言》,2017年第5期。
二、译作
1.译著
(1)《远征欧陆》(合作,统稿),三联书店,1975年。
(2)《南斯拉夫的实验》(合作,统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2.译文
(3)《科学的结构》,《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1集,1978年。
(4)《英国的中国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5期。
(5)《日本的西藏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6期。
(6)《日本西藏研究概述》,《民族译丛》1979年,第1-2期。
(7) 《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1年第20期。
(8)《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1年第27期。
(9)《论国家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第14期。
(10)《南斯拉夫民主化的辩论》,《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2年第5期。
(11)《拉萨话元音的和谐》,《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1983年第1期。
(12)《社会阶级概念:共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定义》,《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3年第25期。
(13)《比较构拟法的程序》,《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1983年第2期。
(14)《图弥三菩扎及其语法著作》,《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15)《中苏争论》,《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1984年第5期。
(16)《嘉戎语历史音韵研究》,《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1985年第1-2期。
(17)《口语与书面语传统》,《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2卷第4期。
(18)《汉语声调的地理研究》,《语言研究译丛》,天津人民出版,1988年。